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0节 (第5/7页)

大皇庄、官庄,反倒是黎民百姓无地可耕,此事与民患相结合,你如何看?”

    裴少淮没想到,第一次当值就受到了天子策问。

    眼下不再是做文章,是要谈真知灼见的。

    且裴少淮留给皇帝的第一印象是大胆敢谏,才得了给事中一职,今日畏手畏脚、犹犹豫豫反倒不好。

    这个问题裴少淮和邹阁老聊过不止一次。

    他应道:“回禀陛下,个人田庄阔大无界,良民逼为佃农,厚私囊而薄国库,富豪武而损黎民,此弊害无需微臣多言。”

    明明知晓利弊,为何还是允许皇亲勋贵、高官豪武手里攥着那么多庄子田地呢?甚至臣子有功时,赏赐几个庄子已经成了常态。

    皇帝纵是想动这些庄子,也要斟酌如何应对朝中群臣起乱。

    与其说是问对策,不如说是找个什么理由,才能合理把臣子手里的田庄给要回来,再分给百姓耕种。

    裴少淮道:“太祖建大庆朝之初,赏赐田庄,乃因国库不盈,用田地之收抵官员俸禄也。”

    天子的国库银钱不够,又要给皇亲、臣子发俸禄,只能把这份压力转移到“田地”上——大庆之大,多的是田,产出的即可折算为俸禄。

    皇家嫡系必封王,嫡系再出又封郡王,郡王之下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皇家里多的是靠生儿子向天子讨田庄。

    几代之后,土地兼并的问题便开始显露出来。国库依旧空亏,可以赏赐的田地越来越少。

    裴少淮言下之意,想要解决问题,还要从一开始斧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