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3节 (第2/7页)

倪,才留着这么一肚子的话,单独说与自己听?

    倘若如此,数年前背刺的伤口未愈,便又被撒了一把盐……

    裴少淮的心口生疼,竟希望黄青荇千万不要如此不堪。

    ……

    舟移岸远江烟浓。

    裴少淮久久站在船尾,怔怔南望。

    杨时月拿了件披风出来,为丈夫披上,道:“当心秋寒。”

    她陪丈夫站了好一会儿,纵是只相处了几日,杨时月亦能感受到邹家的那股子正气,还有老爷子身上那股子侠气。

    她感慨道:“见过官人曾经的恩师故人,才知晓,官人身上的点点滴滴皆有来处。”

    ……

    ……

    另一边,为了诵读双安州呈上来的万民书,皇帝特办了个大早朝——京中文武百官,若无要事,不得不来。

    余通政使诵读的本事了得,铿锵有力,声洪如鸿胪寺官,却不拖沓绵长。

    又因文武百官皆在,泱泱一堂,竟有几分传胪大典的气派在。

    对裴少淮开海功绩早有耳闻的官员,从百姓的角度,再听一回,另得一番感悟。而那消息不甚灵通的,头一回听闻这些事,余通政使每读一句,都叫他们愣上一愣,继而一惊,还没反应过来,下一句又念出来了。

    万民书已经够惊人,原以为全书写的是一件事,岂知一句话便是一项功绩。

    原来功绩是可以一句接一句的。

    别人的功绩书大抵会描绘些艰辛过程,而裴伯渊的功绩只有冷冰冰的数字,譬如斩获了多少倭寇,收了多少船税,修建了多少学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