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5节 (第6/7页)

听后,神情严肃,也有些早已了然于心的神态——伯渊曾在御书房里分析过连年寒冬一事。

    他问道:“两位爱卿认为应当如何筹备军务?”

    王尚书说道:“微臣以为,应当整顿边防卫所,按照大庆律例行事,严禁军民商贾与鞑靼诸部私下交易,但有犯者,一律当斩示众。”

    陈尚书谏言征徭役修边墙,说道:“去岁太仓码头船税颇丰,大庆粮税亦涨了两成,正是国库充盈之时。且十年前,红盐池大捷后,四万军民在河套修筑榆林边墙,保得河套百姓十年无战事,证明修建边墙利在千秋。微臣恳请陛下开国库,重修边墙。”

    两位尚书话才说完,吏部、兵部臣子皆站出来附议。

    再过不到半年的时间,裴少淮就要南下开海了,近来这段时间,他极少在朝上谏言,更不会去抢别人的风头。

    两位尚书不是jianian佞之臣,也有见识在,他们从朝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说出这番谏言并不奇怪,甚至说,朝中大多数官员都会认同两位尚书所言,包括内阁阁老——他们生于这个世道,又臣于朝廷。

    杜绝交易,重修边墙,严守在边墙之内,重兵镇压鞑靼诸部,兴许真的能撑得一时太平。

    却非长久之策。

    裴少淮今日不能缄默无声。

    皇帝亦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其他见解?”

    一片附议声中,裴少淮站了出来,洪声言道:“微臣有异。”引来一片目光。

    在角落里当值掌记的裴少津,听闻大哥正气凛然说道:“王尚书、陈尚书皆掌管过边防军务,两场寒秋推断鞑靼之乱,令人信服。”先赞同了他们的猜测。

    又闻裴少淮继续言道:“然抵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