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74节 (第2/7页)

阳江里,湍湍江水东至海,颇有几分雄壮。

    “一时之盛,代莫比之,裴高门今日的羞辱,谢某牢记在心。”谢嘉愤然说道,以此告诉裴少淮——山高路遥,你我走着瞧。又慷然道,“岂不知乌江亭畔,有人吟诵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与其说是在反驳裴少淮,倒不如说是自我劝慰、麻痹释怀,谢嘉在为自己冠以“忍辱负重成大事”。

    因为杜牧先生的后两句诗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裴少淮随之哈哈大笑,且笑得很肆意、很轻蔑。

    “牧之先生一世性子刚直、不屑迎合,若是省得自己的诗被谢知府如此引用,只怕是恨不当初折了笔,真是晦气。”裴少淮呛道。

    谢嘉这样一个为非作歹、鱼rou百姓的贪官污吏,配什么“包羞忍耻”、“卷土重来”。

    “况且,如此雄心勃勃的誓言,谢知府应焚香沐浴,端端到谢家宗祠里、跟列祖列宗去说,跟本官说做什么。”裴少淮接着说道,“本官又不是你的祖宗。”

    “你……”

    称职的狗是拴着脖子、勒着绳的,谢嘉被自己的怒火憋得内伤。

    裴少淮并未歇言,反而更近一尺,说道:“西晋谢氏,素有‘德门’之称,于内严正家风门风,于外暗察天下之大势,既东山高卧,也运筹帷幄,德才服人,是一等一的高门大户。岂知几朝更替以后,到了谢知府这,却成了‘不以鱼rou百姓为羞,不以贪官污吏为耻’,还满口的包羞忍耻,岂不令天下贤士睥睨哉?”

    天下同姓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裴少淮不知谢家之“谢”和西晋谢氏是否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