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31节 (第5/7页)
”张令义的声音。 裴少淮开门,道:“座师。” “用过午膳没有?” 裴少淮望望外头的天色,才省得已经过了午膳的时辰,讪讪笑笑。 “公务再紧,也当注意身子才是。”张令义一边劝道,一边把手里那包点心递给裴少淮,道,“陛下命我给你带的,你且先吃两块垫垫肚子。” 张令义进屋,首先看到书案纸上的“两州一屿”,被果决的一笔划走了“两州”,只剩下“一屿”。 裴少淮选了嘉禾屿,舍去了泉州和漳州月港。 张令义待裴少淮吃了点心,又喝了茶水,才开口问:“伯渊缘何这般选?”不管是泉州还是漳州,都比一小小嘉禾屿繁华得多。 “座师可知太仓码头为何能在两年内建起来?”裴少淮自问自答道,“因为旧时码头早已荒芜,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无到有看似艰难,实则却比‘推陈换新’要简单许多。” 一语道破。 裴少淮接着分析道:“泉州港自宋时起繁荣至今,市舶司设在此处,则官商守在此处,早已盘根错节。朝廷派吏部先一步到泉州监察治理,然再快的刀,也有砍不断的暗线,若选在此处开海,只怕总有意想不到的阻碍冒出来。” 他并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两地相距不远,此盛彼衰,嘉禾屿繁荣起来,则泉州的问题不治而愈。 “那漳州呢?”张令义问。 漳州位于九龙江入海之处,海港如弯月,故得月湾之称。 此处并无市舶司,也不是官渡口,而是一处走私港——月形港湾内风平浪静,小岛林布,走私的商船在小岛间游弋,官船很难将其逮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