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篇民间 (第6/13页)
还没等何师傅回话,旁边做饭的一个胖大娘先开口了:“贵人这是哪里的话!老身做了一辈子工地饭了,从没见哪家的工地吃的这样好的!就算是外边那些壮小伙儿抡开了吃,也吃不了这许多啊。。。老身的两个儿子都在此处做工,要不是他爹的身子骨儿不行,都想过来一起呢!” 玉城嗯了一声,“能吃就好!只是别浪费。。。” 何师傅嘿嘿一笑,应了一声。 “我们再去看看他们住的地方吧!” 说着话,何师傅便前边带路,来到了工地北侧的一大片高地干燥处,远离低洼积水,两百余名工匠分住在四十间杉木板房里。每间里住了六人,是上下铺的双层松木床,床上铺着干燥稻草和粗布褥子,被褥每半月由工地上的女工们换洗一次。时下正值酷暑,每间屋子都在用艾草熏着,驱蚊虫、防暑病、辟邪秽。 板房两侧各搭了两座芦席澡堂,分男女两区,大铁锅全天烧着热水,工匠们可拎木桶打水,每人每日两桶。免费发放洗澡的皂角和洗头的木槿叶汁。只需花上几文钱,还有专门浆洗、缝补衣服的女工。 四处已开始掌灯,过了收工的时间,来洗澡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个。玉城问道:“怎么这么少人?” “现在天气热,工人们收了工就直接去到河边洗了,那边又凉快又管够,反正也不用担心回来晚了没饭吃。。。” 玉城听了心中一动,我们去河边看看! 酉时三刻,凉水河被晚霞灌醉了。 西天像打翻了朱砂缸,云浪从赤金滚到绛紫,再泼进河里,把整条河道煮成熔铜。河滩上蒸腾的水汽裹着汗味,被霞光一照,竟浮起一层金红色的雾——仿佛老天爷给这群汉子点了盏暖帐灯。 “下饺子喽!”不知谁吼了一嗓子,几十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