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6/7页)
……”朱翊钧皱起眉头想了想,“可我还打不过戚将军啊。” 前些日子,戚继光回京述职,他逮着机会跟人切磋一番。虽然这一次他能与戚继光较量数百回合不落下风,也逼得对方拿出真正的实力与他较量,但到了最后,他仍是惜败于戚继光的长枪下。 隆庆大笑:“朕可记得,戚继光当时夸你武艺精湛,胜过他手下许多副将。” 朱翊钧嘟了嘟嘴:“那我也不想出阁读书,我就想跟以前一样。” 隆庆摸摸他的头:“你是皇太子,将来的皇帝,要学的是治国之道。” 朱翊钧说:“张先生也能教我治国之道。” “现在内阁只剩下两位辅臣,国政繁重,没有时间兼顾你的学习。” “这个简单,”朱翊钧立刻就有了主意,“那就再选两个师父吧。” 隆庆问道:“你要选谁?” 朱翊钧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文渊阁,对翰林院许多侍讲侍读都很熟悉。在一群饱学之儒中,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申时行。 一来,他对申时行比较熟悉,张居正偶尔身体不适,便会让申时行代讲。 二来,申时行脾气好,朱翊钧厌倦课堂,提出去万岁山下或是北海边讲课,他也不会拒绝。 还得选一个人,朱翊钧想起了那篇《项脊轩志》,那个六十多岁还在西小房纂修《世宗实录》的归有光。他曾被高拱、赵贞吉、李春芳三位阁老举荐,朱翊钧倒想看看,他是否真有欧阳修的才学。 然而归有光还没能真的成为他的老师,就突然因病去世了。 于是,张居正推荐了国子监祭酒马自强,高拱却极力推荐翰林院学士张四维。 高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