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2节 (第1/5页)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诗词相和,又吩咐书童铺纸研墨,开始即兴创作。 莫云卿年长,又是东道主,再加上字的确写得好,颇受追捧。 朱翊钧到酒楼吃个饭,莫名其妙被邀请加入一场聚会,不曾想,盛情难却,也半推半就写下一幅行书。 他的书法自然是极好的,不比此时的董其昌差。众人本来没有对这个莫云卿临时拉来的少年当回事,见了他的字,又赞不绝口。 离席之时,有人实在喜欢朱翊钧的字,想留下做个纪念,朱翊钧只说自知拙笔,不该在莫先生面前班门弄斧,赶紧让张简修把他的字收了。 皇帝御笔,哪儿能随意流落人间? 朱翊钧准备离开,莫云卿却仍是对 他依依不舍,那份亲切感,也不知打哪儿来的。 外面天快黑了,他邀请朱翊钧到府上做客,朱翊钧以赶路为由婉拒。 从二楼下来,大堂中央的戏台上,有歌女怀抱琵琶,吴侬软语听得叫人沉醉。 朱翊钧忽的轻笑一声,说道:“琵琶四斤。” 他的声音不大,但也飘进了楼上凭栏而立的二人耳中。 莫云卿和袁福徵对望一眼,看向楼下,人已经走出酒楼,往城外去了。 此时正值秋收时节,江南乃鱼米之乡,朱翊钧沿途看到农户收割稻谷,便忍不住凑上前跟人搭话:“老乡,今年收成如何?” 老乡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好得不得了!”把沉甸甸的稻穗儿推到他眼前,“瞧瞧,若年年如此,老百姓何愁吃不饱饭。” 朱翊钧问:“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 农夫估算了一下:“我瞧着,晒干了怎么也得有个二石以上。” 说到这里,他又笑得见牙不见眼。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