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节 (第3/6页)
又看看那个:“你们聊什么呢,怎么不带我?” “……” 朱翊钧把刚才问张若兰的问题,又问了问他,张简修挠了挠脑袋:“我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但我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 朱翊钧神色一凛:“怎么说?” 张简修凑到他耳边,轻声道:“我听我爹提到过这个何心隐的名字。”他晃了晃脑袋,“头疼。” 何心隐六十了,讲学时间太长,坚持不住,要休息一下,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和交流。 朱翊钧不是第一次听他们心学传人讲学,当年的灵济宫大会,天下士人齐聚灵济宫,讲的都是“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些思想上的东西,要领悟需要门槛,所以参加的都是上京赶考的读书人。 徐阶虽然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但温和儒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泰州学派和何心隐的观点,给朱翊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激进、极端,又癫又狂,但这种标新立异又的确博人眼球,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夫、石匠、铁匠还真就被他口中的平等、自由忽悠得激情澎湃。 旁边还有个更癫的,一群文士中间坐了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听他侃侃而谈。 朱翊钧也混在人群中,听了一耳朵。 好家伙,这位更癫。他一上来就讽刺道:“程朱理学就是伪道学。” 在座各位,哪个不是学程朱理学长大的,包括朱翊钧自己也是。 周围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吭声。 那人神态自若,甚至觉得光是抨击程朱理学还不够,他又接着说道:“说孔孟之道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我看倒也未必。” “《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依我看,这些不过是迂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