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节 (第4/8页)
以至于当地倭患日益严重。 戚继光意识到,训练新兵迫在眉睫,却苦于寻不到勇猛、坚毅、不惧生死的新兵。 正巧,当时义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南乡倍磊村有一座银矿,过路的盐商起了歹念,纠集、哄骗两千多人前去开采。当地百姓得知此事,当地百姓前去阻止,用锄头、柴刀、木棍等农具作为兵器,打死一千多人。 这种一呼百应、浴血奋战的精神正是戚继光需要的,在他极为严格的选拔标准下,仍然很快募集四千余名士兵,组成戚家军,也成为日后横扫东南的主力。 朱翊钧说道:“与成告诉我,浙江沿海村落,仍然有流寇不时进犯,抢夺百姓财物,甚至伤及性命。” “不止浙江,福建、广东也应该有同样的情况。” 他又拿出几封奏章:“广东还要更严重一些,动不动就有异族首领逃往海上,起兵造反。” “先生提过,边防自守之策,重要的是任命有能力的官兵,同时也要团练乡兵。” “既然北境可以,那我认为东南沿海地区也可以,咱们可以现在浙江试一试,在各州府分设练总、练备,专练乡兵,保卫乡土,对付流寇,不轻易外调。若奏效,再推行到福建、广东等地。” “先生以为如何?” 张居正看着他,忍不住弯起眉眼,嘴角上扬。若是以前,他总要劝他,专心读书,而眼前的少年,不是皇孙,不是太子,而是天子,如何让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先生,先生,元辅先生!” 朱翊钧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