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请 (第3/6页)

 这般长相,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景隆能够与之媲美。

    便就在当时的宴席中,朱元璋特意让朱权坐到自己的身边,与之攀谈交流。

    仅仅十岁的朱权,谈吐大方,举止得体,更难得所学知识相当渊博。

    这就让朱元璋对其更加喜爱了。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大胜北元的那一年。

    朱元璋觉得朱权的书卷气太浓厚了,作为他朱元璋的儿子,怎么能不善于带兵打仗呢。

    于是就让朱权和其他几位兄弟,一起到临清练兵。

    在练兵的过程中,朱权虽然不够勇猛,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但是他擅长排兵布阵,沉着冷静,哪怕是遇到险境也没有丝毫的胆怯。

    运筹帷幄的神态,颇有一种韩信点兵的气质。

    这让朱元璋更为欢喜,须知一味的砍杀,顶多只是将军之流,能够坐镇中军,指挥全军的才是主帅。

    便是这般,在朱权回来的第二年,朱元璋就直接将朱权封为宁王,藩地大宁。

    大宁,可是大明的边疆要塞,地处喜峰口外,和北元接壤,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将这里作为朱权的藩地,可见朱元璋对其抱有很高的期望,哪怕现在的朱权,也才仅仅十四岁。

    能够这么放心的重用朱权,一方面是因为喜爱,另一方也因为朱权不是嫡子,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在朱元璋的心里,宁王朱权应当用尽一生的抵御外族对大明的入侵,镇守边疆。

    并且其后代子嗣也会在大宁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为大明护卫边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