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6 (第1/4页)
兴趣做皇帝。 他知道太子真正想问的也不是这个, 而是想说动他留下。 ——不管是做皇帝, 还是辅助谁, 都得留下。 “找不到贤臣, 就把主意打到了我的头上, 胆子不小!”孟戚眯起眼睛,神情不悦。 太子怡然不惧,径自道:“国师在楚朝为官三十余年, 亲眼见证、亲手缔造了升平盛世……” “慢!”孟戚抬手制止, 漫不经心地说, “太子高看我了,我只是国师, 才能平平, 也未有过显赫功绩, 不过是练了一身好武功。” “在楚朝遗留的奏折、以及楚元帝的起居录里,关于国师的记载乍看不算出彩, 仅是一位能臣,孤不知道这是删改后的结果,还是国师善于隐匿自己。”太子顿了顿, 又道,“孤见过很多人, 即使未曾谋面, 也能凭借他们的习惯跟喜好推测他们的想法,唯独看不透国师。” 楚朝国师孟戚,非常的神秘。 这种神秘不仅因为他极少做一些露面牵头的事, 而且他没有亲属族人,连籍贯都是含糊不清的,有些记载甚至前后不一致。 人总会因为故乡、以及长久生活的地方拥有鲜明的特征。 譬如口音、食物的口味偏好,某地民间的风俗习惯等等。 而孟戚都没有,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说不清他是什么地方的人,索性就把他记成了游离四方的有志之士,生逢乱世遇上了明主,这才青史留名。 读史不用心,很容易把他忽略过去。可要是对他感兴趣的话,便会发现这个人身上的蹊跷,历来得皇帝看重的僧道之流,都忍不住要从皇帝那里扒拉点好处。诸如获封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