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8 (第2/4页)
了祖父牌位, 又在几个低着脑袋连头都不抬的道士引导下,烧了写有祭天词的纸。 然后就是求雨了。 皇陵这边当然没有神婆蹦跶,道士舞桃木剑,但是仍然要走求雨的流程。 香炉前放着一只金蟾蜍,以及一罐子井水。 用纸扎出猛虎与龙的形状,描以赭、石青、藤黄,画得十分鲜亮。 然后做出龙争虎斗之势,由人举起,绕供桌缓缓前行,足足走了七圈后掷入火中。 再捧上大瓮,里面是事先抓好的四脚蛇(蜥蜴),取出之后交给主持祈雨祭礼的人一根鞭子,做势鞭打四脚蛇。 最后这项,叫做鞭龙。 因为有种说法,认为不下雨是龙太懒了。 祈雨时除了要去河流等水源处取水“请龙”,还需要“惊龙”,就是把龙给引出来,让它跟猛虎相争。 虎自然是没有的,连虎骨虎皮的价格都很高,于是人们就杀家畜代替,后来慢慢转变为扎纸做龙形虎形相斗。民间舞龙抢珠,大祭则有专门的礼乐配“惊龙”之事。 可不下雨的地方就是不下雨,做这些也没用,所以不知何时开始,祈雨时就多出了鞭龙这一条。所谓请不动、引不出,那就打吧!用鞭子抽! 连龙都打了,再不下雨就真的没辙了。 虎都不一定能找到,上哪儿找龙?再说龙的意义非凡,也不是随随便便打的。 没有人敢鞭打龙的石雕,就算是龙形的物件也不行,一般都用蛇,讲究一些的就用四脚蛇。前朝有人作诗称鞭龙化甘霖,便是这件事了。 刘澹见过不少次祈雨,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今天后背有些发凉。 不应该啊!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