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  (第4/4页)
    回程上王总还跟他分析哪一家比较有希望中标。费用预算是一个重要指标,他们给出的不是最低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同类项目出版经验、相关人员投入也很重要。    投标结果要至少三五天后才公布,吴纯钧倒似更紧张这事,每天都要上去查几遍。最终的结果也确实不辜负他们的努力。    中标了当然是好事,不然走这么一个流程,又弄标书又弄保证金的,也是麻烦。但想到陆鸣鸿一开始写标书就中标了,看来才能的确在自己之上,又有点觉得羡慕嫉妒恨。    唉,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陆鸣鸿见他又开始郁闷上了,不得其解,追问之下,在吴纯钧吞吞吐吐、颠三倒四、零零碎碎的话语中,终于搞清楚原来是职业自尊心作祟。    陆鸣鸿无语失笑。    笑过之后,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才回答他说:“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但入职不代表什么,劳动合同也不代表什么,就算入了行,我其实仍处于随时可以离开的状态,除非我的心也入了行。”    吴纯钧疑惑,他想说什么?    “还记得去年我跟同学的聚会上你说过的话吗?”吴纯钧看着他认真地对自己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对人类有益的事业。’直到那时,我的心才真正入了行。”    显然吴纯钧也还记得当时的情景,瞬间就脸红了,呐呐地,“你、你还记得啊?”而且还记得这么清楚!    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居然对别人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吴纯钧心底有种微妙的感觉,甚至怀疑那句话不是自己说的,而是冥冥之中的什么借他的口来表达的。    尽管如此,还是觉得有点高兴。    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