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75节 (第6/7页)
,家中有嫡庶之分,有长幼之别。于国而言,国有远近亲疏;于天下而言,天下人分百种,种种不同,想要让人服气,而没有惹来怨声载道,那么大公无私就十分紧要了。 天下的事,绝不只是靠所谓的贤明二字就能够概括的。 因为你的能力再高,即便能够压得住所有的人,哪怕你文韬武略,有楚霸王的能耐,有诸葛孔明的智慧。 可再高明的手段和智慧,终究也只是暂时压制住大家的抱怨而言。 久而久之,这些抱怨不会消失,只是沉淀起来,直到最终爆发出来。 因此,以德治人,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这一些话,若是放在后世,似乎早已被人弃之如敝屣。 可实际上,之所以古人做出如此的选择,绝不只是他们愚蠢这样简单。 因为无论是大公无私,亦或者是其他的道德,其本质,就是让天下人对你产生信赖! 若是连基础的信任都做不到,那么一切的手段和智谋其实都是空谈。 就如朱棣对张安世大公无私的这一番话,本质就是,若是大家都信赖张安世!那么,张安世将来若是再进行藩地的分割,大家也愿意承认!又或者是藩王们产生了争端和矛盾,有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出来斡旋,大家也能彼此愿意各退一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人绝不会偏私自己的对手。 反过来的话,倘若取得不了这样的信任,彼此之间都不肯服气,那么争端就永远不会停止,那么无休无止的内耗则会一直持续下去。 说穿了,古人的生产力较为低下,承受不了巨大的内耗成本,而所谓的以德治人,本身就是用最低限度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而已。 可此时此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