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 (第3/3页)
行,对上阿谀奉承,对下用法严苛,仰仗陛下之仁恕,盗权窃柄,越俎代庖,江西官民怨声载道。” 他说罢,看向宣睢,宣睢却神色淡淡,问道:“还有别的吗?” 宋檀翻了翻手边的一摞,道:“这些都是言官上奏弹劾沈大人的奏折,京中官员也对沈大人的行事颇有微词,有御史上书,虽未像其他人那样弹劾沈大人擅权,但觉得沈大人行事过于高调,急功近利,恐使江西生乱。” 沈籍下江南已经三个月了,大约也摸出了一些头绪,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弹劾他的奏折。这些奏折多半是江西那边传来的,京城的官久居权力中心,还算沉得住气,只找了个御史上折子试探。 宣睢通通不理会,所有的折子都留中不发,也不曾在朝堂上议论过此事。 宋檀忍了又忍,还是问道:“陛下觉得沈大人在江西真的横行无状吗?” 宣睢反问,“你觉得呢?” 宋檀道:“沈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宣睢看了他一眼,道:“朕也相信沈籍的品行。” 宋檀看向宣睢,正对上宣睢的目光,“朝士半江西,动江西就等于与整个仕林做对。遍观朝野,唯有沈籍,不畏难,不求名,不怕死。这就是朕为什么让他去办这件事的原因。” “至于擅权,”宣睢理了理衣袖,不以为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沈籍身处的境地特殊,兵行险着也在情理之中。只要能从官员手中拿回足够多的土地,就是逼反了江西,朕也算他有功。” 这是宣睢作为一个年轻的,锐意进取且掌握实权的皇帝的底气。除了权术之外,他也在意王朝真正宝贵的东西,土地和百姓。 宋檀愣了一会儿神,心说永嘉公主要是在这里,大约也能称她的父皇做圣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