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重生日常_分卷阅读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 (第3/4页)

说了,出自国医世家,家学渊源, 思想上并不因循守旧,年轻的时候留过洋,所以也会点简单的西医。

    至于徐俊民和赵成于两位老爷子,都是政府高官出身。出事之前,一个是民政部部长, 一个是文化部部长。

    剩下的三个人里面,那位病重的刘老先生曾是晚清政府送往花旗国的最后一届公派留学生, 当过十几年的地质调查所所长。

    一位韦老先生, 年轻时做过大公报的主笔,因为言行过于激烈,被当局者追杀过好几年,后来隐姓埋名进了京城大学, 当了大半辈子国学先生,桃李满天下。

    一位郭老先生,祖上曾是富甲一方的乡绅,在西方国家游学了将近六年, 深知实业兴国的道理。回国之后,陆陆续续的创办了七八家工厂, 现在鼎鼎有名的户市电筒厂以前就是他家的。

    宋逢辰到的时候,郑德辉正领着几位老先生坐在房前的空地上编织蔑匾,编好的蔑匾可以拿去和村民们换粮食或者其他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蔑匾主要是用来烘制蘑菇、笋干、腌菜什么的。到了雨季,正是出蘑菇和竹笋的时候。因为成天见的光下雨不出太阳,只能靠炭火来烘干蘑菇,所以村里头家家户户都需要蔑匾。

    这是郑德辉他们往年重要的收入来源。

    “徐老爷子,郑老先生……”宋逢辰走过去,一一打招呼,眼角的余光却直勾勾的落在徐舒简身上。

    徐舒简蜷了蜷手指,不自在的挪开视线,唇角微弯。

    徐俊民等人乐呵呵的应了,郑德辉放下手中差不多快要完工的蔑匾,“宋小哥这是从杨市回来了?”

    “嗯。”宋逢辰点头,然后将手里的纸袋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