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体察民情 (第2/5页)
,训练时多流汗,打仗的时候,才能少流血。 火器的使用是大明军队绕不开的环节,之前三十天三十发的训练量,已经被朱祁钰强行提高到了,三十天六十发的射击训练的要求。 而锦衣卫更是三十天九十发的训练量,而且全都是手铳,手铳队。 手铳队在北洋军阀混战中,曾经过得到了历史的肯定,比如冯玉祥就有一支专门的手枪队,负责警卫工作。 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建立初期,虽然只有四个营,但是也列装了大约三百人左右的手枪队。 这种超强度的训练,一下子让王恭厂的产量变得捉襟见肘了起来,熬硝营的扩产势在必行。 “京师讲武堂筹办的怎么样了?”朱祁钰让兴安把熬硝营扩大规模,写到了备忘录上,等到兵部尚书的于谦回京之后,再拿出具体的章程来。 兴安翻找了下兵部的咨文,摇头说道:“大概第一批的学员名单,还没有掰扯明白,所以迟迟没有送来。” “石总兵不是说按功勋排吗?”朱祁钰愣了愣,眉头紧皱的问道。 兴安也是颇为无奈的说道:“石总兵有石总兵的难处,他大概在等于少保回京吧。” “貌似石总兵一个人,办不下来这件事。” 朱祁钰吐了口浊气,知道了这件事难度,应该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第一批京师讲武堂的学员,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这份名单上的确定,几乎是朝臣与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