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褒贬不一 (第3/4页)
们思想单纯,诚实无欺,内心的迷茫和渴望让他们的声音越来越振聋发聩。 “老师,这篇文章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写的,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必须经得起挫折和考验。可是文中写的舜、傅说、百里溪都是古代的成年人,我们和他们的年龄段、处境都不同,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还需要生于忧患吗?” “老师,为了实现梦想,主动挑战各种挫折是必要的磨炼,被动忍受约束,心里不快乐,也要忍受吗?” “不能正常上音体美课,我们不该反对,而应该赞成吗?否则就是贪图享乐,不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吗?” …… 学生们的发言有深有浅,但全都直击灵魂。 授课教师慌了,难以招架。 明明被不公正地对待,还让学生们自我安慰将错就错,那是自欺欺人、错上加错。 授课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应急思索之下,她明智地没有打压和否认学生的质疑。 她很谨慎地保持沉默,在学生们各抒己见之后,苦笑着做了总结。 “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同学,你们提出的问题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一定会考虑和妥善处理。” “不管怎么说,如果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陷入痛苦和消沉中,一定要激发内心的力量乐观面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授课老师说完,草草下课,一脸沮丧。 她很后悔,她讲完课后进行了人文关怀的拓展环节。 如果直接让学生当堂背诵全文,或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