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 (第3/4页)
。抚远将军也是从北疆回来的,之后他唯剩的子嗣也从了文路,现在在北疆的诸多勋贵,虽然长子嫡子大都还在前线搏命,可要是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人家已经开始往文官的路子上试探了,像魏世宁这样的次子很多都因各种理由被打发到外面的书院里来。要不是这样的巧合一再发生在赵秉安身旁,恐怕他一辈子也不会发现,因为实在是做的太隐秘了。 这样的情景让赵秉安不得不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北疆的战事是不是要接近尾声了,或者说,其实几十年前北疆的柔然鞑靼就已经被打得差不多了?要知道,当初太祖立国,吸取前朝文盛武衰,疲兵败将的教训,特特在北疆开拓了一片战场,拿北方那些蛮夷练兵,保养大朔兵锋。但这都将近百年了,每年北疆报上来的战功俘首都能组成一个小州县了,哪有那么多蛮夷源源不断的贡献出来,可,北疆确实是在连年征战,牺牲的那些勋贵英烈也不是能做假的。 国库为什么年年吃紧,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年天灾频出,先帝又把家底败个精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疆的军费,三十万大军的吃喝拉撒,每一天都是一个大数目。隔两年的春梢,内阁都得和换防的武勋们干上一架,就为了掰扯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银子。这里要是有什么不对劲,内阁那些阁老恐怕早就发作起来了,那会一点迹象都没有。 赵秉安拿这件事刺探过他父亲和五叔,可惜一无所获,三爷只觉得纯属巧合,毕竟树大分叉,子孙多了,个别人想走别的路也很正常。赵秉安的直觉告诉他没这么简单,不过他目前连入朝的资格还没有,这里面真有什么事也轮不到他来管,跟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