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幼子的从容人生_分卷阅读6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3/4页)

小子也没几个人在听,干脆也不罗嗦,直奔主旨去了,“这一场,双方以诗词较高下,定以月后的端午为题,时限一柱香。”

    这要写端午应景的诗词不难,关键是在这一炷香内完成就有些急躁了,太学馆这边有不少人,可敢马上下笔的却没几个。他们不是写不出来,只是觉得平时不错的诗句,在这时候未必拿的出手。

    赵秉安可没这个顾虑,出题之后,他便放下了手中把玩的玉佩,几步之内走向案桌前,挥毫而下。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初初写完便被旁边一位“路过”的主簿轻声吟了出来,嗯,立意布局皆不错,有情有景,能评的上一声上等,不过这样的水平在太学馆里还是很有几个的,这位不会技止如此吧?

    当然不是,赵秉安微微一笑,往左边移了半位,重新铺了一张宣纸,沾墨落笔,“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随着主簿的轻轻念诵,很多人都忍不住抬头,想听一听下文。赵秉安亦未曾拿乔,只是沉思了几秒,便提笔续阙,“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yinyin,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喧闹的小校场不知何时已鸦雀无声,不少人已沉浸在这首词的意境里。咏古叹今,他们听的不少,但今天这首却打破了他们常规的思路。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前后呼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