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弄巧成拙,学政判决 (第4/6页)
这“人”自然就是诉方梁老举人一行,和被诉方陈三郎,还有杨老先生,以及一班同窗。 不多久,满满站了一堂人。 杜隐言坐在堂上,气场强大;堂下众人无不静气收声,梁老举人更不敢倚老卖老。如果来的是一名使者,他还能请对方去醉春楼喝几杯,先在地方上深入“调查调查”,然后再升堂审讯,可没想到是学政大人亲至,那些套路完全就用不上了。 干咳一声,杜学政开口,先问马籍梁典;听完之后,又问陈三郎。 整件事并非什么大事,只是梁典等人一口咬定陈三郎在事实不清之前就说诗会内定名次,属于恶言中伤,当治不敬之罪。 听完双方陈诉,杜隐言微微沉吟,忽问:“陈道远,你怎知道诗会名次内定,有人花钱买名?” 陈三郎回答:“学生猜的。” 杜隐言一拍惊堂木:“胡闹,单凭猜测怎能作真,毁谤他人名誉?” 马籍和梁典对视一眼,都从眼眸中看出彼此心中的喜悦:陈三郎这个愣头青如何能和己方斗?这一次在劫难逃。 他们和陈三郎其实并无仇怨过节,但两人坐镇泾县文坛多年,乃是说一不二的权威人物,而陈三郎不知天高地厚地跳出来,想要拆台,这便是要挑战他们的权威,不将此子打压下去,岂不是权威尽丧? 故而决不可容忍。 就听陈三郎朗声道:“大人,学生虽然只是猜测,可也有根据,绝非胡言乱语。” “哦,什么根据?” 陈三郎从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