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尾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尾车 (第2/5页)

十亩,比其它水车强多了。

    围观的百姓看到摇动的水车抽出哗啦啦的水流,顿时一片沸腾。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将军大人又发明了一个新东西,估计这新物事又能带给百姓不少新福祉。

    龙尾车的高效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种植小麦要把握时令,需要在某些时令前后几天进行灌溉,有底墒水、冬灌、头水、二水、三水之说。水车效率不高,在有限的灌水时令中就只能灌溉河边有限的几亩土地,用低效水车来灌溉更多田地只会误了时令,让农作物收成大大下降。

    水车效率高,才能让更多的田地得到及时的灌溉。

    而且这种龙尾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适用范围特别广。只要底下的水能漫过龙尾车底下的叶片就能抽水,不管底下是水塘还是小河都可以,只要有一点水面就行。不像筒车那样要求水流速度,强调入水深度。

    李植用铸造法制造的龙尾车长六米,重一百三十斤,可以把河里的水抽高三米多。水车主要部位用熟铁铸造,加上人工和轴承价格造价十二两一台,可以大规模推广。比较麻烦的一点就是要经常维护,刷漆防锈,估计每年的维护成本都要一两银子。如果李植要大规模推广,估计要组织起一支专业队伍定期维护这些龙尾车。

    但比起变旱地为农田的收益,这一两银子维护费也就不扎眼了。

    ####

    还滞留范家庄城墙外,愿意为李植佃种农田的贫民有一万一千零八十三人,李植让人进行了统计造册,确定其中能做农活的男丁有二千三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