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一百五十章 贺世寿入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贺世寿入京 (第2/4页)

水源灌溉的话,旱田种冬小麦一年能有一石的收成,一家两个成年人种四十亩旱田,一年就能有四十石的收成。听说将军大人以后只收三成的地租,而且这地租里就包括上缴的屯田米粒,那一年下来能收进自己家里的米面就有二十八石。

    家里五口人的话,敞开肚子吃一年最多能吃十三、四石米面,那就还能余下十四石粮食换银子。十四石米面,能换二十八两银子。

    除了吃饱饭一年还有二十多两银子花销,这是多好的日子啊?每个月家家户户都有二两多零花?这是大明百姓有的好日子?这是这兵荒马乱年头的日子?

    明末相比明初来说耕地更紧张:一方面人口增加了,另一方面水利设施却衰败了农田减少了,百姓的人均种植面积十分有限。这些贫民以前都是自种或者佃租少得可怜的田地,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要饿肚子,什么时候想过自己也能过上每月有二两多零花钱的日子?

    做梦都不敢想。

    当然,佃种将军大人的田第一年时候经济上要紧张些,如今第一年已经过了冬小麦播种的时候,只能种春小麦,估计每亩产量只有七斗。但将军大人说了,第一年只收一成半的地租,那样一家人佃种四十亩旱田也能收入二十余石的粮食,除了吃饱饭也能多出十石粮食,折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啊,足以让贫民们衣食住行都体面起来了。一家人每个季度都能做新衣了,能买些油来炒菜吃了,甚至隔三差五能吃上一顿rou了。众人都道自己命好,被范家庄的游击大人从鞑子手里救了下来,如今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

    想起那些被鞑子杀害的兄弟姐妹们,真为他们不值。

    这些灌溉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