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6节 (第7/7页)
但是在看了苏泽的评注之后,汪道昆的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只要如今朝堂这个局势不改变,就算是推行新法,那也只是更加盘剥百姓而已。 汪道昆在信中写道:“若行新法,吏治为先。若吏治不清,所用之人有私心而无公心,则新法利一时而弊长久也。” 合上信,汪道昆又叹息一声,吏治吏治,说起来容易,想要清实在是太困难了。 一想到京师的状况,汪道昆更是对大明朝的前途绝望。 他又看了看桌子上的信,自从自己出任福建督学以来,这些都是请托的信件。 随手拆开一封,延平府推官张思敬的信? 汪道昆倒是和张思敬有些交往,听说他是因为劝说皇帝立太子固国本而被逐出朝堂的,汪道昆对他还是有好感的。 于是拆开张思敬的信,刚刚看了两句就扔在了桌子上。 这张思敬也不过是个挑梁小丑,沽名卖直之辈! 信中除了推荐一个名叫黄时行的延平书院秀才之外,张思敬大部分篇幅都在攻击苏泽和方知府,说是方望海运作关系,才让苏泽中了小三元。 可是整个信中都是张思敬的猜想和所谓的流言,根本是一点证据都没有。 汪道昆是调看过苏泽的童子试考卷的,三场考试可以说是八股文作的非常精彩,而策论更是相当的出色。 方望海就算是运作,又怎么能让福建学政也点了苏泽的案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