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32节 (第7/7页)
。 这些土地都是棉田,徐家又开设纺织工坊,在松江府做棉花生意的,自然都知道徐阁老家的赫赫威名。 徐家父子都认定了这次对于方望海是死局,苏泽已经在吴县城内闲逛起来。 吴县是水乡,城内也都是水道蜿蜒,整个城市是舟车并行,桥上是熙熙攘攘的车队,桥下是撑着长杆的乌篷船。 这副热闹的水乡景象,什么东方威尼斯,明明威尼斯是西方小苏州。 苏泽一路上遇到丝绸铺子就进,进去就和老板坐下来攀谈,他一开始还有些福建口音,等路过十几家铺子之后,苏泽说的苏州话已经和本地差异不大了。 林德阳和方爱竹面面相觑,自家公子的语言天赋堪称恐怖,苏泽和这些掌柜的用吴语交谈,方爱竹和林德阳感觉和外语一样,一个字都听不懂。 一个上午苏泽就走了十八家铺子,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苏泽指着不远处的酒楼说道: “走吧,先去弄点吃的。” 走进一看,酒楼高高挂着“松鹤楼”的字幡,门框上竟然挂着“百年老店”的牌子,热情的伙计将苏泽等人迎接上楼。 松鹤楼上,伙计一边带着苏泽等人登楼,一边介绍道: “我家三楼能够眺看阊门河,是这一带风景最好的酒楼,客官可算是来对地方了。” 伙计一边介绍自家的美食美酒,一边引着众人登上三楼。 此时楼上已经有一桌客人了,三个身穿儒衫的读书人坐在凭栏边,为首的是个器宇不凡的瘦高年轻人。 “客官请在这边坐下,小店会拿来屏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