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91节 (第3/7页)
五百两银子是他从推官衙门中挪用的银子,只等从这次铸钱的大业中赚到一笔。 清流,也是要银子的嘛。 若是没钱走动,怎么才能从这延平府推官这极边杂职复起呢。 张思敬摸着胡子,扰乱钱法的反正是陶太监这样的权jianian,和清流的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192章 将铸新钱 大明朝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文传递体系,通过急递铺系统铺设全国。 对于各地上奏的紧急公文,急递铺各有不同的送达期限,类似于如今快递的平信和急件。 大明朝复杂的公文体系,各层级官员是不能随便写公文的。 写给皇帝和上级衙门的公文各自都有不同的格式,而写给皇帝的公文更是严格分类。 简单的分,在外的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分“奏本”、“题本”、“揭帖”。 这些公文的格式各不一样,而传递方法也不一样。 奏本是最正式的公文格式,要求最严格,奏本也不需要送到通政司,可以直接从会极门由司礼监送到皇帝的御案上。 不过从景泰年开始,奏本基本上不太用了,大部分公文都改走题本和密揭。 题本则是大臣最常用的公文,题本会送通政司,由通政司抄录,一份送给内阁,一份送六科言官。内阁的题本都会签上内阁辅臣的建议,是为票拟,再送给皇帝批红。 题本有内阁会签,有六科审订,有皇帝批红,是大明朝最正式的上奏公文格式。 朝廷重臣、地方大员如果有大事要奏,基本上都会用题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