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4 (第2/4页)
间大楚消耗的军费、割让漠南十镇、每年进贡马匹五千、牛羊各一万、珍贵皮毛二十车、各种珍贵药材十车、奇珍异宝若干。 但从原著中就可以看出,这位鞑靼六王子颇懂得韬光养晦、卧薪尝胆。 或许连签订协议的双方都不相信彼此的诚信,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自打穿越,苏苏的记忆力好的不是一一星半点儿,前世瞄过几眼的书,也都能流畅的背下来,更别说细细品读过的了。 对比原著,虽然她这只小蝴蝶填充了一部分细节,改变了一些路人的命运,但历史的大致走向是不会变的,只是时间上发生了偏差。 比如恪王该是五年后才来西北,那时候其他几个皇子因为内斗已不成气候,封恪王为太子的呼声最高,恪王离储君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老皇帝对这个唯一的嫡子又爱又怕,派他来西北,明面上是叫他积累功绩,实际上却是叫他远离权力的中心。 至于恪王来西北后,会不会对西北军有什么影响,老皇帝但是一点不担心。 因为历代西北军权,皆掌握在镇国公府一脉,而镇国公府只忠于大楚,忠于百姓。西北军,只杀敌,不内斗。 便是当今圣上再多疑,也从来没有怀疑过镇国公府对大楚帝国的忠诚。 只是那时的恪王在京城羽翼已丰,外有大把死忠,内与汪皇后联手。 即使在西北呆了三年之久,最后也已打到鞑靼王都擒获了鞑靼大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