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朝中动向 (第3/4页)
方递给了张唐卿一张邸报,说道:“你看看吧。” 竟然是李迪被任命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别人可能很吃惊,但张唐卿却是一点也不吃惊,因为本来就是李迪接替的王曾。 也有几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例如新任参知政事钱惟演是哪里蹦出来的? 参知政事陈尧佐,前枢密副使,从西府一步跨进了东府,虽然级别没啥变化,但权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晏殊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宰执天下的一人,担任了参知政事。 前三司使章得象,现在也成了参知政事。 为啥李迪这个河南府知府,同中书门下,会突然越过参知政事这一级,一下子成为了宰相? 有志于宰相之位的人,不在少数。 像是吕夷简、张知白、张士逊等等人,纷纷亲自下场,好像枢密副使夏竦也有想法,而枢密副使范雍等几个人,也在撺掇着枢密使张耆去竞争一下宰相之位。 唯一一个置身事外的就是李迪,所以,大家都猜测,李迪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但是,在张唐卿看来,之所以选择李迪,而不是其他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太后刘娥的执政理念。 《宋史》对刘娥的评价非常高,“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何谓天下晏然?就是天下平安无事,也意味着毫无作为。 也就是说,刘娥的执政理念是偏向于保守,任何事情,能糊弄,绝不揭盖子,例如冗官等问题,实际上在大宋已经非常严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