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五、花寨 (第7/7页)
毒,粗医以断痢药处之,此大非也”。 盐: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的弗吉尼亚有康纳瓦舐盐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就有:“苦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用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有青州“厥贡盐希”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 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中就有“以咸养脉”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 蛟:许慎卷十三云:“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苟水中即蛟。”三国时训话学家张揖在卷十中说蛟云:“蛟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晋郭璞对“虎蛟”的解释是“蛟似蛇,四足龙属,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一丈:1丈 = 3.33333333 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