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1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31节 (第5/7页)



    特别是在一些土地兼并严重的地区,朝廷一般都会减免地方上的税收以恢复生产,而实际上获利最大的就是有钱的士绅群体。

    正是如此,在名声和利益的双重诱惑下,地方官员对请求减免粮税是乐此不疲,甚至已经出现了伪造灾情的情况。

    在原先的历史上,弘治元年的税粮从2600万石一下子跌到1900多万石,正是由于弘治听从地方官员的奏疏而大肆免税所致。

    朱祐樘自然能够体恤底层的百姓,但知道滥好人做不得,不说免掉的税赋其实很难落到弱势群体手上,而且大明需要农税来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若是随随便便打一个口号便同意减免赋税,那么大明的财政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到最后只会啥事都做不了。

    像此次赣南剿寇,其实是需要财政支持的,所以银钱不可能是凭空变来的,故而最重要的粮税不容有失。

    好在,万安和刘吉面对地方官员的小把戏很是熟悉,故而将这些奏疏交给他们票拟,倒不会出现太大的纰漏。

    另外,关于户部右侍郎的人选一直是悬而未决。

    由于原户部右侍郎刘忠已经前往地方担任湖广总督,户部右侍郎的位置按计划是由户部十三司郎中担任,但十三位郎中并没有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人选。

    只是倒不需要过于着急,自己有着好rou在手,压根不需要担心没有卖力干活的人出现。

    朱祐樘知道还是要重视地方灾情,对刘瑾便是吩咐道:“传朕口谕,户部统计历年各地灾情减免情况,汇报成册上呈于朕!”

    “遵旨!”刘瑾当即便是领命道。

    侍到下午时分,一份由赣南而来的奏疏到了案头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