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49节 (第4/7页)
一旦拉绳的人不及时将人拉出水面或绳子断了,那么潜水的疍户便要留在海底喂鱼了。 从古至今,因采珠而丧命的人不在少数。 只是“鸟为食死,人为财亡”,据《檐曝杂记》的记载,一颗重若三钱的珍珠且品相好的珍珠要价二万两以上,而重七八分的品相好的珍珠亦能值二千两。 不仅仅是宫廷需要珍珠,像民间对珍珠的渴望却是热情不减,一些信佛的富贵人家的念珠动辄便花费上万两。 正是如此,尽管采珠的风险极大,但不少采珠人不仅犯险盗采珠贝。 若他们过度在意自身的安全而不肯冒险进入深海,那么很难采到大珠贝。若冒险进入深海采珠,采珠人很可能不自量力而亡。 好在现在有了潜水钟,却是给此次前来采珠的疍户带来了福音。 虽然需要增加专门放置和维护潜水钟的人员,但下海的疍户通过潜水钟在海底换气后,在深海可谓是如鱼得水。 单是前面十日的收获量,便已经胜过上一次朝廷采珠一个月的收获量,而且出产的品质不仅大且颜色十分鲜艳,大品的珍珠已经达到几十颗之多。 虽然珍珠通常以重量区别标准,但光泽才是珍珠的灵魂,故而只有既大且光泽圆润的珍珠才能被称之为大品。 光、重、圆、大,这才是衡量珍珠价值的四字真决,而此次采珠对于疍户可以说是丰年之年。 采珠队伍划分出若干区域后,刚刚百舸争流早已经不见,各支采珠队伍宛如天女散花般,正散落在这一片一望无际的珠池中。 经工部工匠的巧妙设计,将潜水钟悬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