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299节 (第2/7页)
吗?此事户部调查怎么样了,可能试行?”礼部尚书徐琼像是想到什么一般,突然进行发问道。 大家亦是想起此事,不由纷纷扭头望向李嗣。 虽然丁吃卯粮被视为饮鸩止渴,只是现在开采金矿将有持续的产出,却是一个能够双赢的做法。 李嗣没有说话,身后的户部右侍郎吴裕则是站起来道:“我们户部已经做问卷调查,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家始终还是担心朝廷违约!” 此话一出,让在场众人的心又凉了半截。 第三百三十七章 首辅已老,国债有阻 国债,虽然是一个新颖的名词,但其实一点都不新鲜。 从古至今,朝廷或皇帝“举债”的情况并不是没有,但最终的结果几乎都是失信违约,甚至本朝还发生了本世纪最大的违约事件。 朱棣在起兵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兵力过弱,便向手握重兵的宁王朱权借兵,并亲口许诺宁王朱权事成后平分天下。 半个天下,这是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亦不怪当时的宁王朱权会动心。 只是朱棣攻陷南京城后,平分天下的事情压根提都不再提,甚至宁王朱权亦是不敢吭声,眼睁睁看着朱棣违约。 最终,朱权还被安排离开封地,改封南昌。 由此可见,高高在上的皇权即便失信违约,哪怕是亲王亦不敢吱声。在这个封建王朝中,一旦皇帝出现违约的行为,又有谁敢向皇帝讨债呢? 若是弱势的皇帝或许还有一点希望,但弘治登基以来无愧暴君的称呼,哪怕是皇亲国戚都没有留情。 一旦弘治帝选择失信违约,京城的所有富户只能自认倒霉,那辛辛苦苦积攒的三百万两只能是打水漂了。 “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