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24节 (第6/8页)
三千一百石之上,至成化年跌破三千石,去岁二千六三十二万石有奇!隐田之举不限于盐田,民田亦有不法官绅隐之,故臣拟《清丈新例》,请陛下定夺!” 隐田,其实是官绅和朝廷在斗法。 官绅阶层在地方的权力太大,甚至连地方知县都要巴结于他们。他们只需要搞定丈田官吏,甚至丈田官史本就是自己人,故而都会忍不住动用权力或关系来达到隐田少纳粮的目的。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纳税光荣一说,实则是不纳税才光荣,君不见进士官员哪个纳税了呢? 自从王越揭开泰州盐田缩绳隐田一事后,等同于将粮税逐年下滑的神秘面纱给揭开,谁都知道农田亦普通存在缩绳隐田。 现在,这层窗户纸还是被一个小小的户部右侍郎捅破了。 刘瑾心里暗自佩服这位户部右侍郎的魄力,便是将奏疏转交给陛下这里。 朱祐樘并没有接下奏疏,而是望向户部右侍郎刘忠淡淡地道:“今日只议盐事和耽罗岛的事情,清丈田亩之事先行搁置!” 刘忠听到朱祐樘是如此态度,不由得感到一阵失望。 明明缩绳隐田的问题已经显露,陛下又是一个有魄力和手腕的帝王,因何不推动这个利国利民的清丈呢? 万安等官员则是暗松一口气,他们的帝王终究是清醒的,却是知道事情不能cao之过急。 “两淮盐田出现缩绳隐田之事,此乃灶户中有刁民图财!若朝廷造刁民册,一经发现隐田达一成者,入刁民册名单,夺子弟三代科举之权,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朱祐樘仍是着眼于盐事,当即便抛出自己的构想道。 刘忠顿时觉得脑海一阵炸响,显得不可思议地扭头望向这位帝王。 跟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