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17节 (第6/8页)
一年的等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走上跟文官集团对立的道理,结果刚刚迈出一步便栽了一个大跟斗。 三年的守孝期满,朝堂早已经是物是人非,而自己这个还没有大展拳脚的礼部右侍郎似乎被英宗忘得一干二净。 因他身上有着帝党的烙印,加上当年礼部右侍郎的位置是中旨所得,并不被当时吏部尚书尹旻所喜。 其实这便是真实的官场,哪怕口口声声说要造福于民,结果都是党同伐异,考虑最多始终是个人的利益。 正是如此,他自然是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是,复起之地被安排在南京,担任一个没有实权的吏部右侍郎。 这一等,又是整整八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自己仅仅只是从南京吏部右侍郎升为南京吏部左侍郎。 成化二十二年,因兵部尚书余子俊运用一百五十万两、米豆二百三十万石,劳役百姓无数,被弹劾借修边墙侵吞财物。 其实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不论是治河,还是通漕,亦或者是修筑河堤和边境,都是官员们最重要的敛财手段。 虽然兵部左侍郎阮勤等官员纷纷为余子俊叫屈,但宪宗还是决定将刚刚就职兵部尚书的余子俊勒令致仕。 在这一场朝堂的争斗中,他通过同乡李孜省终于得到了机会,从南京返回京城担任户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而后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面对占城王子古来事件,他并没有听从礼部打发古来离开的提议,而是主张遣使护送占城王子古来归国。 老天像是故意给他开玩笑一般,他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仅仅坐了不到一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