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478节 (第2/8页)
之多的钢铁从何而来呢?”兵部尚书刘宣并不认怂,而是提出又一个尖锐的问题道。 作为兵部的话事人,他比谁都清楚钢铁的不易。 虽然大明生铁的总产量是四万吨,但这给兵部都不够,又哪里能够将铜铁不当钱般,竟然要从天津铺到北京。 要知道,两地少说都有两百多公里,这得消耗多少生铁呢? 第五百零一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 跟后世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不同,而今生铁的生产效率极低,而且还受到地方官府的严格管制。 现在大明王朝生铁的总体产量四万吨,这还是这些年政策放松的结果。 按以前的法规,一个炼铁的作坊仅仅只能雇工五十人,而且这五十人还不能是外乡人,牢牢地管制着生铁的产量。 这四万吨生铁主要供应于兵部制作武器,而后才是交由民间打造农器和灶具,至于其他行业用量相对比较少。 现在朝廷想要修建两百多公里长的京津铁路,这都是需要用到计划外的钢铁,自然要设法解决生铁的产能。 只是想要将生铁的产能提上来,而且还要将如此之多的生铁运到北京和天津之间,这无疑是一项大工程。 最为重要的是,这生铁从何处而来,又得通过什么工具将生铁运到指定地点,这都是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工部左侍郎陈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是想当然般地道“没有铁可以炼,没有矿可以找,这些问题咱们大明都可以进行解决!若是真能建成京津铁路,此事功有千秋!” “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