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86节 (第3/8页)
当地的方言都听不懂。反观吏员和衙役都是本地人,而这些人通常都跟地方大宗族和乡绅有关,所以新币推行不畅并不能一昧地怨地方官员懈政!咱们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这才好对症下药!” 虽然他没有知县的任职经历,但亦是地方担任监察御史,还出任过山东按察使和陕西布政使,加上担任吏部尚书以来亦是认真听取下面官员的工作报告。 结合着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和下面官员汇报上来的情况看来,他意识到衙门吏员和差役的重要性,这帮人一旦联合甚至可以轻松将知县的权力架空。 此次废除银本位制在江南推行不畅,新币迟迟打不开局面。如果仅是几个地方如此,那么自然是该地的官员怠政,但整个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不能全怨地方官员不作为了。 虽然匪夷所思,但一些偏远的地区,其实会出现知县害怕当地吏员的情况,甚至不敢受理有关吏员的案子。 如广东下面的新安县便发生一个颇为神奇的案子,负责选拔的承行吏员遭到同僚陆荣祖殴打致死,结果新安知县居然不敢管,直到苦主的亲属上告广州府才被惩治。 “既然吏员和衙差才是祸首,那么咱们便问责吏员和衙差!”徐琼得到李裕透露的情况后,当即便进行表态道。 不等李裕有所表态,刘宣显得苦涩地道:“徐阁老,这下面的吏员和衙差是吏滑如油,且不说基数过大,而且他们不见得稀罕那份差事!” 大明的官员通常都是寒窗数十载才谋得的差事,亦有不少官员想要施展抱负,更是肩负着一族的兴衰,所以前途对他们是命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