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250节 (第2/7页)
工作分配,在即将各奔东西之时,他们亦是纷纷叫上三五好友选择一醉方休。 不论他们心里如何不舍,第二天的太阳还是照常升起。 只是他们宛如大明朝廷新培育的五百九十八颗种子般,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磨炼后,便洒向两京十三省的土地上,期望从中能够出现几个栋梁之材。 随着新科进士各奔东西,京城明显没有先前那般的热闹,日子似乎一下子回归到平静之中,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地忙碌。 原本这时代居民的生活通常一成不变,商贾、工人和农民早已经根深蒂固,这种种的角色很少发生转变。 自从皇帝在耕藉礼上种下一颗棉花种子,事情似乎便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 由于海外对华夏的棉布一直处于饥渴的需求状态,皇家织布厂选择不断扩产,致使越来越多的百姓投入这个生产链中。 懂纺织的自然成为织工,而懂印染的可以成为印染师傅,哪怕什么不懂亦可以成为通惠河码头上的一名搬运工。 随着北京城居民整体收入提高,致使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鼓楼一带的街道显得越来越热闹,外地的商品不断涌进北京城。 北京城还是那一座北京城,但已经显得越来越繁华,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是这终究是一个封建社会,单是经济的繁荣并不可取,最重要还是政治清明。而今在弘治帝的主导下,各个衙门显得有序地运转。 弘治二年的四月,这注定是要兴起一场大杀戮。 事情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原本朝廷只是查抄一百家金融店铺的账本,结果账本贮藏着超过一百件凶案。 在朝廷下旨查抄叶府的时候,更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