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3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84节 (第1/8页)

    江南固然拥有勋爵类家族,最典型便是魏国公徐家,那是明朝初期便已经定为岁禄5000石的公卿之首。

    其次便是文宦类的家族,像扬州原首辅高谷,因高谷一人而发迹,一举成为一个地方的的大家族。

    不过最多的还是仕商类的家族,这些人是由商而仕或由仕而商,从而即拥有财富亦能够拥有权势,其中王鳌算是比较典型由商而仕的江南诸多代表家族。

    洞庭东山地区因土地狭窄而人口众多,居民多以经商作为生计,而王鳌的祖父王彦详以经商发迹。

    王彦详生下五子,因多擅于经商,所以成为洞庭东山的望族。

    王彦详的儿子王逵一脉最为出彩,大儿子王璋外出经商,次子王瑮留家处理家政,三子王琬专心致志学业。

    王琬虽然没有考取进士功名,但得到家里支助就读于北京国子监,而后进入仕途,最终成为光化知县。

    王琬的儿子王鳌终于在科举取得重大突破,以探花的身份进入翰林院,而今已经成为翰林院的侍讲学士。

    最后则是典型的名门望族,他们的传承可以历经时间的考验,像锡山秦氏单是明清时期便出过三十多位进士。

    至于大名鼎鼎江南第一家郑氏,从宋至今已经几百年时间。即便太祖朱元璋,亦是有意厚待郑家,从而示好其他各个家族。

    随着东海的贸易全面打开,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商赚得盆满钵满,江南各种类型的的家族纷纷扬帆出海,都想要派遣闲着的子弟到日本进行淘金。

    虽然他们其实一直在窃取这份蛋糕,甚至曾经想到阻止大明朝廷开海,但之前的行为终究需要偷偷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