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237节 (第2/7页)
现象。毕竟给国家带来贡献的是科学家,而不是这些只能在考试上交出高分答案的学霸。 其实随着华夏的发展,读书早已经不再是世家士族的专利,而今王朝的供需关系易位,官位早已经是僧多粥少的状况。 即便王朝不如此厚待状元,即便王朝对读书人减少优待,天下读书人又能有几个人愿意做碌碌无为的隐士高人呢? 都说朝廷官员的俸禄低,但哪怕这种低俸禄,无数的读书人同样争得头破血流,一生都醉心于功名。 当然,现在终究还是文人主控的朝廷,这种厚侍状元和读书人的传统做法将一直延续下去。 有关优侍新科进士的游戏还在继续,除了一甲三进士的御马夸街外,其实最隆重的还是接下来由皇帝牵头举办的荣恩宴。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因赐宴都是在琼林苑举行,故称作“琼林宴”。 只是到了元明时期,官方的叫法已经改为荣恩宴。 自宣德八年起,朝廷规定:赐宴于行在礼部,以后进士恩荣宴均设在礼部举行,并命大臣一员待宴。 时间悄然来到下午时分,位于东江米巷的礼部衙门热闹非常。 “状元郎来了!” “呵呵……恭喜斩兄摘得探花!” “钱兄,你诗比李太白,文能治国安邦,吾辈楷模也!” …… 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看到一甲三进士出现的时候,亦是纷纷上前进行祝贺。 面对周围人的恭维,状元刘存业显得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