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3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独治大明 第377节 (第8/8页)

开始主动足额向朝廷缴税。

    随着今年全国清丈田亩实行,大明的粮税得到了迅猛的增长,而全国各地的粮食被运送到通州总仓。

    特别刁民册起到了十分有效的震慑作用,很多大户之家不想因避税而断了自己子孙的前程,当即便纷纷配合并进行补缴粮税。

    另外前年朝廷推出奢靡税,大明向大量的富人群体进行征税,而富人有缴纳银两的,但亦有不少缴纳粮食的京城权贵,而这些京城权贵缴纳的粮食都送到了通州粮仓。

    通州粮仓的开支方面,虽然因山东受蝗灾而需要调动一批通州粮仓进行赈灾,但需要进行支出的地方反而越来越少。

    像山西地区,由于官府征收的粮税越来越充足,不仅不需要依靠通州粮仓,甚至还有足够的税粮可以拨付九边。

    正是如此,通州的粮仓这些年是进多出少,在大家都以为通州粮仓不可轻动的固定思维下,殊不知通州粮仓的存粮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千七百万石。

    北京城的米价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缺口,未尝不是由于京城大量的粮食通过奢侈税等形式流入了通州仓,这样导致社会面的粮食减少所致。

    襄城侯李瑾等人只是简单地看到京城的米粮紧张,却是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便倾家荡产般募集资金囤米谋利。

    如果成化帝时期二千二百万存粮可以稳定北方,那么现在多出足足一千五百万石存粮,拿出来一点拨付皇家米行又谈何危及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呢?

    现在通州粮仓的存粮别说供应小小的京城,哪怕供应整个北方地区,亦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底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