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玻璃钢铁不易造 (第2/4页)
身穿麻衣材质的防护服,还佩戴水晶打磨的护目镜。 在“安全生产”这项工作上,嬴瑞可是做到了细致入微,只要有这个条件,他丝毫不吝啬投入。 两个铁匠用铁钩从高温熔炉里拉出一个巨型坩埚,这个坩埚由高岭土的耐火材料所制,里面全是灼亮的铁水。 铁匠把漂浮在铁水上面的杂质舀出来,此时的铁水冷却之后还不是钢材,要冶炼出钢铁还需要多道工序。 接下来,铁匠就往坩埚里撒入精矿粉,然后用工具不断搅拌。 这种最先进的“炼钢法”原本应该发明于西汉时期,此刻却被嬴瑞提前搬了出来。 炒钢法是铁水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好像炒菜一样而得名。 炒钢的原料是生铁,cao作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 炒钢的产品多是低碳钢和熟铁,但是如果控制得好,也可以得到中碳钢和高碳钢。 与玻璃不同,钢铁的冶炼还蛮顺利。 这得归功于他们有着“欧冶子”老祖宗传下来的冶炼经验。 早在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就掌握了钢铁的生产技术。 那时的炼钢是将铁矿石和木炭放在炼炉中,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的氧化铁还原成铁。 由于那个时期的冶炼炉温度不够,不能使铁完全融化,所以得到的是质地较为疏松的块炼铁,其中含碳量比较低,还夹杂着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