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嫁娶不须啼 第67节 (第6/6页)
他:“如何?” “极好。” 那份奏疏落的是祭酒宋述礼的名字,可陛下却跳过宋述礼,宣了裴观进宫。 这消息一出,国子监上下议论纷纷。 自裴观任职开始,身边慢慢围有一干学子,先是讲经史,而后他也会说些政见。这些学生听闻裴博士的奏疏竟落了祭酒的名字,都替他打报不平。 本来裴博士点了探花,便不该屈就在此讲学,他不仅踏实授业解惑,还想出这样的法子,让监生们能另谋出路。 裴观的奏疏,在呈送之前,早已经口口相传了。 国子监的监生们,若是十年苦读还未能榜上有名的,便会被退监。 三年才一次科举,十年是三次,就算加开恩科也多不了几次。除了国子监的学生,还各州府县的学生们进京赶考,取士如过独木桥。 若是陛下能采纳裴博士的建言,监生们便有另一条路可走。 就算科举不中,也可以去六部历事。干满三个月等主官考评,考评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可登入吏部备选为官,中等可再继续历练或为吏,下等重回国子监继续读书。 不再是三年一次的机会。 国子监上中下共有七堂,能进率性堂的菁英才多少人?更多的是那些多年都取不中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十年科考不成,就要退监的学规了。 千里读书只为官,裴观这奏折怎会不引人称赞? 裴观人进了宫,陆仲豫在国子监替他打圆场,说宋祭酒落名是一片高义,是怕落了裴观的名字,送不到御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