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须啼_嫁娶不须啼 第1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嫁娶不须啼 第140节 (第3/5页)

有还是是当了官儿才识的字,到如今连写公文还磕磕巴巴,更别说写封文采飞扬的信了。

    除了报平安,更像是写行军公文,告诉她驿站离城郭多少里,四周有没有树林人烟,再写一写驿站中吃了什么。

    也不是每一处驿站都特资充裕,有时只能吃些汤饼馒头填肚子。

    可就这么几句,阿宝也看得津津有味。

    她从收到爹的第一封信起,就问裴观要了张舆图来,用细笔点上胭脂,在舆图上标注阿爹行进的路线。

    “你想要的驿站图,倒没有详细的,有些小驿跟茶棚也差不多,就是过路喝口茶水吃顿饭热饭的,图上也不标注。”

    自京城到辽阳,总共设有二十八处大驿站。

    林大有快马上任,又是行伍行军出身,有时错过了,便在林中歇上一夜。

    一共歇了二十三处,阿宝不仅用胭脂笔全点上,还将信一封一封打上标号,取一支削得极细的眉笔,把阿爹信里写的,都标上去。

    “离城十里,挂着驿旗……”画上一面旗帜。

    裴观上回答应她的,往后带她去辽东看一看。

    到得那时,她就能瞧瞧阿爹信中写的,与她亲眼看见的,有什么不同。

    数着指头估算日子,先时是一日一封信,等马越走越远,三五日才有一封信。辽东这封是同奏折一同寄来的,往后再要送来信,只怕得十日八日了。

    阿宝把舆图重又挂到墙上,将信叠起来收在信匣中。

    裴观一身宽袍敞袖,握着书卷,闲挨在榻上。

    自卷中抬头,看了阿宝一眼。

    就见她手握螺笔,眸光闪烁,抬头看着舆图,不由松了眉眼。

    珠儿的事,是他亲自看定,绝无不妥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