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8 反客为主 (第6/11页)
府,但他若有那样的心机和城府,世子赴叙州时,只怕他早已密授机宜,又怎么会出现世子被掳的事来,以致闹的如此被动? 蜀王听了杨凌的话只是苦笑一声,默语不语。 杨凌长长一揖道:“请王爷安心静养,诸事有我。” 说罢,杨凌倒退三步,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李森剔了剔指甲,施了一礼:“请王爷安歇”,也随后退了出去,片刻功夫,众官员一一告辞离去,只剩下朱让槿扶着乃父,留在空荡荡的大殿上。 蜀王望着门口缓缓说道:“孤王刚刚答应放权。杨凌就能当机立断,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不避嫌疑,将全部大权揽在手中,这是个人物。或许叙州之难,此人真地是最好地解决人选”。 朱让槿也满脸欣赏的神色道:“蜀地部族众多,朝廷虽有怀恩抚远之意,但百余年来这些部族始终不得教化。不肯融合,有的土司担心汉人不断入住其地,削弱他们地权威,有地则心存割据野心,俨然国中之国,以致烽烟不断,常起摩擦。 从杨大人剿抚东海倭寇和群盗可以看出,杨凌最擅恩威并抚、软硬兼硬。能拉的拉,不能拉的打,都掌蛮向来嚣张,十有八九杨大人是要动兵了,以强势打压。震慑蜀地各族,只盼杨大人先救出王兄才好,否则兵戎一起……..”。 蜀王一听,紧张地道:“能不动兵万万不可动兵。这些蛮夷居处险要,十万大军战上十年,也不见得能打败一族,洪武朝时我大明欲对这些蛮族‘改土归流’,设流官,迁汉民,结果连年征战不得结果,这才设立土司。以夷治夷,如今一些部落本来就蠢蠢欲动,在寻衅滋事,岂能改弦更张,惹起事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