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8 快漏馅啦 (第2/9页)
桑田剧变,已是人物两非。 圣人教化万民的仁义礼智信,固然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且千古不可变。但是圣人对予朝政的观点看法,却是针对当时时政的,如果今人胡乱引用、拘泥不改,假圣人之名胡言乱语,不但害国害民,也是败坏圣人清誉”。 其实只要出仕为官,真正脱离书本的文人,在施政之时早已觉得光靠圣人之学不足以治天下。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例代贤臣虽皆称是孔孟门徒,但是治政方针早已揉和黄老之学了。他们嘴上说说是一回事儿,心里也是不信只凭圣人留下的几句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所以听了杨凌这番解释。李东阳没有作声。杨凌转向杨芳问道:“杨大人说只习道德文章便可垂拱治天下,而演兵习武则是小技。如今苗疆作乱、鞑靼虎视耽耽,此乃大明目前内外地大患,是否只凭教化便可平息?只重教化、不重民事、不重军事。国家可以长治久安吗?” 杨芳闻言不屑道:“一撮亡命之徒作乱,不过是芥癣之疾而非社稷之患,鞑鞑元人负隅蛮荒,并无大志,何足为虑哉?小题大作,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 杨凌击掌笑道:“妙哉,陈胜吴广之流只是芥癣之疾,蒙元蛮人不足不虑。嗯!想必大宋朝当初象你这样的贤臣必定大有人在”。 杨芳涨红了脸怒道:“陈胜吴广反的是暴政,正因暴秦不习教化,苛刻待民,百姓这才一呼百喏,群起反抗”。 杨凌反问道:“那元朝灭宋呢?元人是正义之师吗?元人不足为虑吗?” 王鏊跳出来道:“那又不同,如今元人四分五裂,地处僻荒,形同野人。有何可惧?” 杨凌道:“元人本自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