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1 君也高才 (第5/17页)
民于水火之中的”。 封参政本想指出这与体制不合,一听这话把话又咽了回去。李森自然不会拂逆杨凌之言,立即欠身应是,吩咐亲兵带着那位李主簿马上赶去运粮。 军粮运到,鄢高才便陪同杨凌等官员去四处赈灾施粥棚子那里探看百姓,这些灾民大多聚集在城隍庙、水龙观、晒谷场几个宽敞地地方,灾民们才刚刚逃来没几天,加上此时的天气不冷,所以一个个虽蓬头垢面,看起来气色还不错。 只是这些人全都神色木然,眼神冷漠,看着这位县太爷忙前忙后,张罗着叫人赶紧煮粥施粥,对百姓嘘寒问暖,却没有一点感激亲近的意思,对这一大票高官更是敬而远之。 苏御使不悦地低声斥道:“此地民风果然顽劣,一县父母官趋前跑后,为他们张罗口食,钦差大人亲自赶来探望,却如此不知感恩、不通情理”。 “追根究底,到底是谁在养谁?谁才该知恩呢?”杨凌听在耳里,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没有作声。 这时,一个少年捧着个大碗让衙差给盛了碗稀粥,点头哈腰地说了声“谢谢官爷”,话音未落就被旁边一个粗袍汉子一把接过碗去,扯了他手腕就走。 那人一边走,一边恶狠狠地斥骂道:“小兔崽子,谢什么谢?不是这么些个东西姑息养jianian、纵容不法,咱地家能被烧了么?你表姐一家能被人杀了么?他们给你碗粥谢什么谢?他们给别人一块rou,人家还不领情呢。呸!”。 那人边说边走,声音不大,可是杨凌身边几个官员却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个大胆刁民……..”,冯见春戟指喝道。 “冯知府……..”,杨凌懒洋洋地唤了一句。 “下官在”,冯见春连忙垂下手来,轻声细语地道。 杨凌却没再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