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0 为渊驱鱼(月关捞票^_^) (第5/17页)
礼交托买官的,象周德安等三人,虽说是送了重礼买通的,好歹确有战绩,杨慎也不能全压下来不报,其他的庸吏他是能拖就拖。 一听黄景的话,杨慎道:“恩赏过滥,则官员不知恩重,现在官员并无那许多空缺,积历升官有何必要呢?” 他向刘瑾拱拱手道:“刘公公重律法、慎施恩,不计个人名利,一心为了朝廷,我这也是向刘公公学习呀。《孝宗实录》编成,按照旧例参加编纂的翰林们都应该得到提升,刘公公不是只赏了银子,把十六位翰林调到南京六部去了么?” 翰林院一大半掌握在杨廷和手中,刘瑾恨那些翰林们假清高,不肯巴结顺从自己,结果实录编成,按照规定这些翰林职称也该升了,工资也该长了,他却笑眯眯地每人赏了些银子,然后明升暗降,全部打发到南京六部养老去了。 那些翰林会干什么?会玩弄笔杆子,一番冷嘲热讽,把这事儿闹的满城皆知,杨慎借此讥讽了刘瑾一番,黄景不敢在这事上纠缠,便不屑冷笑道:“花言巧语、尖牙利齿,堂堂京师第一神童,也不过是卖弄唇舌之辈罢了。小小年纪,只会故意胡搅蛮缠,不要以为倚仗父荫,便可为所欲为,朝廷这湾水深着呢,你小心一脚踏进泥坑里,呛上一口混水”。 杨慎是靠荐科入朝,最忌讳的就是有人说他是靠着父亲的面子才做的官,闻言脸色涨红,一拂袖子立即反唇相讥,他是才子,才子骂人连脏字儿都不带,暗喻影射,把个马屁精埋汰的脸红脖子粗,忍不住破口大骂。 杨慎是个孝子,但凡骂人话不是骂爹就是骂娘,一听他口出污言秽语,文斗立即升格成为武斗,杨慎上去就是一拳。杨慎年轻,身手俐落,黄景还手可打不着他,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