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0163 刘瑾变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63 刘瑾变法 (第4/9页)

反抗,时日久了,散沙就会凝成砾石,到时候......杨凌轻轻摇了摇头。

    刘瑾又欣赏地看了看手中的奏折,这才问道:“对了,大人来寻咱家可是有甚么要事?”

    杨凌笑道:“正是,杨某寻得两种异国作物,比起大明现有地物种,抗旱高产,病虫害也轻的多。只是......要推广种植,势必要先在各地试种,同时培养出一批种粮、教会一批会栽种的农夫。

    我已在湖南、苏杭和京师三地选择了一县之地试种,其实这作物的效果本官是知道的,此举不过是给朝中百官一颗定心丸吃。目前玉米种子暂时只够各地试种,不过那蕃薯藤极易繁殖,一块蕃薯可培植栽种数目地薯藤。

    陕西荒芜,且十年九旱。年年皆有灾荒饿死的百姓,所以本官想与刘公公商议,先在陕西一省之地全面播种,除了那些一二等的良田继续栽种原有庄稼外,可在瘠地、山坡和新开垦地生田栽种,到时百姓不再忍饥挨饿,必然感激公公的恩德,不知公公意下如何?”

    刘瑾听的怦然心动。要是真有这等奇效,救活家乡无数百姓,我姓谈的还不成了万家生佛?这要是回乡省亲......

    刘瑾想了一想,却又谨慎地道:“杨大人,这作物真的适宜栽种么?若是颗粒不收。那时再栽种其他庄稼已经错过了节气,陕西一省地乡亲......咱们何不也择一地试种,等确有效果再推广也不迟呀”。

    杨凌解释道:“这话原也不差,不过这作物本官是了解的清清楚楚。要眼睁睁等到后年,不但还要有许多百姓受苦,咱们解禁通商的大计就要受到影响了。

    况且我们只是挑选些收成极少地贫脊土地和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