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4 害中取利 (第2/13页)
时把易于指挥和听命的团练部队也留驻德州,加强统一调度能力,保证了德州这座军事要塞的安全。 待军心士气稳步回升,罗士权令出一门,足以统御德州守军,杨凌这才突然誓师,亲率一路兵马。趁夜悄然离开德州城,星夜驰往泰安。德州城头杨字帅旗不撤,刘六刘七根本不知道杨凌已悄然离城,并带走了一万两千人。 此时德州城内还有两万六千官兵,正常情形下也能与刘六大军僵持,何况还有桑园口、十二连城两路大军互为倚助,刘六大军不知底细,加上自已伤亡惨重。于是转强攻为僵持,表面上仍气势汹汹,摆出意欲决战地姿态,其实际意图已转变为拖住杨凌及德州军队、配合杨虎夺取泰安、济南。 杨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不可谓不大胆。但是为了减少杨虎在山东的流毒,将大明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这是唯一的办法,否则山东地境越发溃烂。恶性循环,匪只能越剿越多。 官府对外宣传响马盗、白衣军如何为非作歹、裹胁乱民,其实有些事是很难对外言明的。百姓从盗,杨虎、刘六短短数月间聚兵数万,决不仅仅是靠裹胁利诱的办法,朝廷施政过苛也是缘由之一。 河北、山东百姓百余年来为了保证明军边马的供应,马户的徭役负担极其沉重。为了保证养好马他们要付出很大代价,不仅耽误农耕。而且当所养马匹死亡或种马孳生达不到定额时,还要赔偿损失,一贫如洗地农民不得不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实是苦不可言。 当边军暂时不需要那么多马匹时,官府也不会把成马全部收缴,他们同样承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军马饲养,于是仍要养在百姓家中。这些为了节省开支散养农户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